栏目分类
最近《浪姐6》那叫一个热闹,陈德容直接被推到了争议漩涡中心。首场公演,陈德容所在组合分数“跌跌不休”,落到全场倒数第一。舞台上,她动作慢半拍,唱歌还抓不住节奏,同组的黄英和王蓉满脸无奈。
其实在练习阶段,她就多次拖慢团队进度,队友提议变更练习方式,还被她当场怼回去。网友们对此意见可大了,有人说:“要是真跳不了,就别耽误大家,自己学不会还影响别人。
”陈德容呢,不仅在镜头外抱怨队友不理解,采访时还直言“组里没有爱”,这种把团队问题都怪到别人头上的态度,大众哪能接受,指责声铺天盖地。事情的高潮是王蓉宣布退队,小组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。
就像一位观众吐槽的:“这么自私自利的人,还好意思在队长位置指责别人,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有错。”不过呢,咱也得客观说,陈德容的行为不是完全不能理解。她是资历深厚的演员,面对唱跳这种新挑战,压力肯定不小,产生焦虑也正常。
但这就能成为她在节目里表现不佳还甩锅的理由吗?
我个人认为,既然选择参加节目,就该尽最大努力。节目组把这普通争议炒得这么热,确实是娱乐圈“老油条”了。
虽说节目效果达到了,可也该反思,怎么在炒作和内容质量间找平衡。
毕竟,过度消费嘉宾负面争议,对节目长期发展不见得是好事。从数据来看,#陈德容划水#阅读量破12亿,而实力派王蓉初舞台视频播放量3天才破亿,这“重话题轻实力”的导向太明显了。
网友联名呼吁“复活王蓉”,就是对“努力败给咖位”的抗议。《浪姐》本想展现30 +女性的突破成长,可选择嘉宾时似乎更看重话题度。陈德容这样缺乏唱跳基础的嘉宾,在高强度节目赛制下,表演质量难免受影响,被质疑“划水”。
这争议也反映出内娱综艺对艺人“多栖”要求高,艺人跨界转型困难的现状。
大家说,综艺到底该更注重话题,还是更看重嘉宾实力和节目内容质量呢?
[免责声明]文章的时间、过程、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,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,请观众勿对号入座,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。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,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,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。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、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作者,我们将予以删除。
下一篇:没有了
- 2025-04-19华西医院连续3年承办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 今年来了8个国家20名医生
- 2025-04-19从小众游戏到“精神桃源”,两周年的它为何成为“品类天花板”?
- 2025-04-19财经聚焦|三大指数继续上行 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——透视3月份PMI数据
- 2025-04-19神工股份:3月2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,汇添富基金、中金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
- 2025-04-19宁夏中卫进京推介文旅资源 邀北京市民打卡“塞上江南”